李昌舜醫師的部落格|復健治療|增生療法|震波治療: 肩膀痛一個禮拜打了三次針,反而更痛?到底怎麼回事? WFU

診間雜感

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

肩膀痛一個禮拜打了三次針,反而更痛?到底怎麼回事?

作者:李昌舜

門診時有位阿姨,兩邊肩膀痛到抬不起來,連脫衣服都有困難.阿姨擔心地說:"李醫師,我這肩膀到底會不會好啊?"

我詳細問了阿姨,原來她月初的時候肩膀很痛,去家裡附近的診所,說是"肩膀的肌腱有鈣化發炎",當時打了"止痛針",有好一點.但是小孩擔心她,所以過了兩天又帶她去另一間診所看.另一間診所的診斷是"肌腱撕裂傷發炎",打了"高濃度葡萄糖",又叫她過幾天去打"自體血小板PRP".但是打完PRP之後更痛,去找了原來門診的醫師,建議她:"熱敷+吃普拿疼",過了兩個禮拜還是痛,所以來找我.

我幫阿姨檢查了一下,的確且在超音波下可以看到很明顯的血流增加,是一個急性發炎的情況.而且肌腱也確實有破損,於是我告訴阿姨,會造成她這麼痛的原因是急性發炎,但是因為她打了PRP,所以這種狀況是可以預期的.所以現在的治療方式是先控制急性發炎和止痛,可以用的方法是"冰敷+電療+口服普拿疼".

阿姨說:"是冰敷不是熱敷喔?"

我說:"是的,打完PRP以後產生的急性發炎疼痛,要冰敷喔!必要的時候吃一點普拿疼.不要吃消炎類的止痛藥喔,會影響PRP的療效"

阿姨說:"那我PRP還要打嗎?"

我說:"最好等急性期過了再說吧!"

聽完我的解釋,阿姨滿意地離開診間,臨走時還說:"李醫師你講得很詳細,給你按個讚!"

現在問題來了,阿姨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

她打了三次針,分別是"止痛針","高濃度葡萄糖"和"自體血小板PRP",這三種到底有什麼不同?

首先是"止痛針":雖然阿姨不知道止痛針是什麼成份,但是按照常理推斷,應該是"局部麻醉+類固醇".這類止痛針在門診很好用,因為有局部麻醉,打下去就不痛了,馬上被認為是神醫.所以阿姨打完針覺得有好一點.

但是類固醇的問題在於他會抑制發炎."抑制發炎很好啊,發炎不是就要消炎嗎?"但是發炎反應同時也是一種身體的修復反應,如果強行抑制,反而會阻礙組織的修復,長期來講不是好事.

再來講到"高濃度葡萄糖"和"自體血小板".這兩種治療都叫做"增生治療",增生治療的思路就剛好和類固醇相反,是要誘發出發炎(增生)反應,促進受損的組織修復,所以才會建議病患在打了增生注射之後,不要吃消炎止痛類的藥物.而且藥物作用需要時間,所以通常不會密集在同一個部位施打,通常需要隔3-4週左右.

所以現在阿姨身上發生的事情可以歸納成以下幾點:
1. 局部注射類固醇:可以減輕症狀,改善生活品質,但對長期復原不利
2.葡萄糖增生注射:可以促進組織修復,但是在才打過類固醇幾天的部位施打,可能影響療效
3.自體血小板注射:促進組織修復的效果較好,但是和葡萄糖注射間隔太近,造成發炎反應過強,反而更痛

很多人都覺得打針比較快好,但是到底打了什麼針?適不適合自己?什麼時候打?這就得依賴醫師的判斷了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