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李昌舜
陳阿姨因為右肩膀常常痛,痛到手沒辦法放到背後或舉高,去醫院看診,門診的醫師幫她在肩膀打了一針"止痛針",疼痛改善很多.她本以為已經沒事了,沒想到過了2個月,又開始痛了起來.她去醫院想再打一針,沒想到醫師不再幫她打針,反而建議她來做復健.於是她來到我的門診,想請我再打一次"止痛針"
我幫阿姨檢查了一下,她的疼痛應該是"右肩旋轉肌撕裂傷合併肌腱炎",我問她:"妳知道上次醫師幫妳打的止痛針是什麼成份嗎?"
阿姨說:"不知道啊!只知道是止痛的,效果很好,打了就不痛了,但是這次醫師不幫我打,不知道為什麼?"
我說:"因為你上次打的針是"類固醇+局部麻醉",所以打了以後就不痛了.但是不能常打,所以這次醫師不再幫妳打了"
阿姨疑惑的問:"打了就不痛啦!為什麼不再打呢?"
我說:"因為類固醇的作用是"消炎",所以打了以後就不痛了.但是"發炎反應"同時也是"修復反應".所以妳想想看,如果一條路斷了,我們不去修他,是不是一直斷在那裡?所以這不是長久之計.目前的觀念是要把受損的組織修復,才能避免復發.
陳阿姨恍然大悟:"是喔!難怪醫師說不要再打了,那我現在應該怎麼辦呢?"
我說:"我們可以幫妳做局部的物理治療,緩解疼痛的症狀並且促進組織修復.後續可以考慮用增生注射或自體血小板治療,補強受損的部位,這樣以後比較不容易復發"
陳阿姨說:"那太好了,這下子我又有希望了,謝謝院長!"